德诚故事(2)| 老吴的十年非洲岁月

2022年11月15日

编者按:在德诚扎根非洲的二十年历史长河里,涌现了无数个坚守海外,默默奉献的德诚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意志,与公司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艰苦奋斗、担当奉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吴鹏彬就是其中的一位,自2011年5月29日外派至非洲至今,他献身一线,扎根技术工作,驻外工作时长已累计达到十年八个月,他也因此获得了集团颁发的“海外十年奉献奖”殊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鹏彬十年坚守,平凡而不平凡的海外岁月。

不管是在布吉纳法索的波波分公司还是瓦加分公司,无论是当地中方员工还是兄弟公司的同事,见了吴鹏彬,都会亲切地招呼一声“老吴”。个别活泼的当地员工,有时候也会用蹩脚的中文学着叫“老吾(吴)”。

老吴不老,四十来岁,男人四十一枝花,老吴这支花,却在非洲盛开了十多年。但是老吴皮肤被公认有点黑,像一朵骄阳下的黑玫瑰,不仔细观察很容易看走眼还以为是土生土长的非洲人,加上高大健壮的身板,他本人也经常自嘲在外面很多次都被偶遇的中国人当作非洲本地人看待。

也不知道从哪一年起,原因或许是非洲的Tony老师只擅长织脏辫不会剪头发,在非洲的老吴从来没让他的头发长出来超过一寸长,常年都是干脆利落的光头打扮,和他做人做事的风格一样。

老吴把每一辆摩托车都当作自己的“小孩”
 
/十年磨出来的“定海神针”/

2011年5月29日,是老吴与非洲邂逅的第一天,老吴把这个日子记得很清楚,就像初恋时的第一次约会那么清楚。他说初到非洲,就像初次约会,懵懂中带有一点小激动,激动中又带有些许忐忑。

对于“技术男”来说,语言沟通成了他最大的障碍。但老吴认为,沟通或许不是最重要的,心中的真诚才是相知相守的根本。从此老吴与非洲“相遇、相知、相守”,到如今已近十一个年头,老吴笑称,都是超过一个“锡婚”的时间了,非洲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对于和非洲“相处”这么多年,依然能保持“感情稳固,矢志不渝”。老吴的秘诀就是,保持好平常心态,不断地去适应环境。对于老吴的这份“平常心”,同事们早已领教,说老吴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活脱脱一个看透世事的世外侠客。平时的爱好,就是在工作之余跑步锻炼身体,周末和大家打打篮球,给大伙做做菜,然后看看新闻之类的,仿佛这都不算爱好,又仿佛这全都是爱好。即便是疫情期间,分公司气氛紧张,老吴依然是一副宠辱不惊,该防护防护,该忙啥忙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淡定,犹如大家在君子之国(布吉纳法索被称为君子之国)里的“定海神针”。同事都说,有老吴在的地方,总让你莫名地感到安定。


 
/“技术男”的管理诀窍/

就这么一份平常心,让老吴在非洲十一年,平静如初,

这是“技术男”的那份冷静。但技术男更有他的认真和严肃。

 
▶▶技术男老吴与非洲同事户外合照
 

老吴的“一丝不苟”在公司是出了名的,无论是负责技术管理工作还是在兼顾仓储物流管理工作期间,他都是兢兢业业高度负责,以至于每年分公司内部测评,好像老吴基本上预定了第一。

尽管带着技术男的标签,但老吴在管理上也是一把好手。

老吴说,管理的前提在于相互尊重。尊重他们当地的文化、习俗等等,有问题好好与他们沟通交流,技术问题耐心指导,把他们当成同等关系对待,工作上不懂的事情多给他们详细讲解,这样下来就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是很好相处的。

老吴说,管理的另外一个诀窍就是严而无私。对于崇尚自由随性的本土员工,老吴同样以“严”字来约束。有人担心,这样的严厉会不会让本地员工抵触。但是随后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本地员工对于老吴,尊敬有加,老吴的团队是最上进奋发的团队。

因为老吴的严厉和不带任何私心,更因为他对本地技术员工的耐心细致和严格要求,才有了在老吴离开波波公司时,本土员工一个个依依不舍,纷纷要求和老吴合影留念,更有甚者已热泪满眶。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十年坚守,老吴说最大的亏欠,还是对于家庭。

老吴到非洲,女儿才刚刚上小学,十多年,老吴很少陪伴在妻儿身边。

▶▶珍藏在老吴手机里九年的家庭合影
 

女儿考上大学,老吴欣慰之余,曾下决心一定要亲自送女儿去大学校园。为此,老吴常常在想象着自己和女儿一起在校园里合影,一起去餐厅吃顿午饭,一起去操场上逛逛。

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老吴的美好想象成了泡影。

老吴只能看着女儿发来的大学校园照片,心底默默地在照片上P上一个自己。

而对于一起走过25个年头的妻子,老吴心中除了亏欠,更多的是感激。

老吴说:“正因为有妻子支持才让我无后顾之忧,踏实在非洲呆下去,她包容理解我,要求我工作第一家庭第二,她一个人带着女儿在国内读书成长,顺利考上大学。疫情几年没回家,妻子和女儿反过来安慰我,让我以工作为重。”

老吴有些哽咽,停了一会说:“有爱的家庭是工作的一种助力。妻贤子孝,夫复何求。”

正是有了家人的支持和老吴平静而淡然的坚守,才有了他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海外,用自己的十年青春为德诚的海外事业默默贡献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不平凡。他的这份付出,让每一个德诚人肃然起敬。